“我們要搶抓時節,迅速行動,把桑蠶產業發展成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近日,鳳山縣召開2021年桑蠶產業發展現場會,會議要求,以“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擴大桑園面積,實現規;l展格局,為鄉村振興打牢基礎。
“我家已有桑園7畝,去年養蠶收入近5萬元,今年計劃再種植桑樹2畝,通過種桑養蠶實現增收。”鳳城鎮長峒村干浪屯種桑養蠶大戶韋仕忠介紹,在黨委、政府的引導下,他大力發展桑蠶產業,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早已掌握了種桑養蠶技術,對發展桑蠶產業信心十足。
近年來,該縣把桑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扶貧產業來抓,以示范帶動的方式,引導群眾種桑養蠶,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實現產業發展、群眾致富的雙重效應。截至2020年底,全縣共有桑園面積3.6萬畝,建成喬音鄉額里村,金牙瑤族鄉坡茶村、大平村等3個縣級示范基地,以及鳳城鎮鳳凰村、長峒村,三門海鎮月里村,喬音鄉文里村、板吉村等5個鄉級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點帶面、示范帶動的良好效應。“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投入1500萬元,用于發放桑蠶產業獎補資金;開展技術培訓84期,培訓農民2500人次以上。
為進一步擴大桑園的種植面積,新年伊始,該縣采取召開現場會的方式,動員和整合全縣人力、物力、財力,大力發展桑蠶產業,并出臺鼓勵發展桑蠶產業的政策,對新種及改造桑園的脫貧戶,每畝補助1200元,一般農戶每畝補助1000元;新建大蠶房的,每平方米補助150元;新建小蠶共育室的,每平方米補助500元。同時,還與相關企業簽訂保價收購蠶繭協議,消除農戶的顧慮。
據了解,今年,該縣計劃新種植桑園7000畝,力爭到2025年,全縣桑園面積達6萬畝,鮮繭產量達6000噸,桑蠶產業年產值2.5億元以上。為確保桑蠶產業順利發展,并達到預期效果,該縣加強桑蠶產業發展技術指導隊伍建設,建立了一名技術員聯系一個村的“一對一”服務指導機制,切實為群眾解決桑樹種植、蠶蟲養殖和蠶繭銷售等環節遇到的問題,使桑蠶產業真正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硬核產業。
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公眾號
廣西縣域經濟網公眾號
在今年的村(社區)“兩委”換屆中,田州鎮注重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將一批有經濟頭腦有實干精神的經濟能人選進村(社區)“兩委”班子,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鮮血液,夯實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根基! 詳細】
仲春時節,陽光和煦,萬物勃發。記者走進北流市河村,藍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過;田野村道、房前屋后干干凈凈;路邊花壇里茶花、三角梅隨風搖曳……仿佛走進一幅恬靜的田園山水畫。北流大地,秀美如斯! 【詳細】
近年來,田東縣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四力”齊發助推實現高質量脫貧、引領鄉村振興發展,近日,田東縣黨委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詳細】
今年以來,江州鎮以“堅定領導核心、培育產業發展、整合項目資金、完善管理機制”四大舉措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詳細】
春分過后,黃庭興帶著田東縣平馬鎮百林村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成員深入田間地頭,為有需要的種植戶免費提供種苗、化肥、農藥以及技術指導!八、蔬菜、水果是村里的主導產業,我們實行西紅柿和水稻輪作,西紅柿采收接近收尾,就要進入種糧、護果階段,得提醒廣大農戶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