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口屯湖心八角涼亭一派恬靜風光。
從柳北高速公路武宣北收費站駛出高速,大約5分鐘,記者一行就來到了靈口屯。
隨著汽車緩緩駛入靈口屯,一排排懸掛“別名”的白墻青磚民居小院映入眼簾:“夕美小院”“泉霞恬院”“靈泉懿景院”“靈韻閣”“漣漪水榭宅”……抬頭望去,綠樹繁花映襯著亭臺、流水、人家,好一個如詩如畫的秀美村莊,讓人處處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這就是武宣縣黃茆鎮玉村靈口屯,因村中的靈口泉而得名。泉水淙淙,清冽甘甜,冬暖夏涼;伴著鳥語花香,村婦浣衣槌布,孩童嬉鬧追逐,一派祥和靜逸的景象。誰曾想到,這么美好的靈口屯也曾經歷過“臟亂差”。
“有風景,沒風貌。”玉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李興德說,早年間,靈口屯村道狹窄臟亂、路邊茅廁雜草叢生、泥房危舊破爛,盡管擁有一處神秘清涼的靈口泉,但因淤泥囤積,一點都不美。
從“臟亂差”到“潔凈美”,靈口屯緣何“逆襲”?2013年,黃茆鎮黨委、政府借力自治區實施“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打造靈口泉宜居鄉村景點,完成了泉池疏浚、景觀廊橋、亭臺、泉邊廣場及環池步道等設施建設,實現自然景觀與人造景觀完美融合。2019年,該鎮黨委、政府抓住自治區實施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機遇,以“兩徹底一提升”為目標,扎實推進“三清三拆”專項整治,全面打造“看得見的鄉村風貌提升”,探索靈口屯“家門口”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同時,柳北高速公路武宣北收費站就在村口,交通的便利讓靈口屯“如虎添翼”。
“群眾自己干,才能真正建設好美麗家園。”黃茆鎮黨委宣傳委員覃歡介紹,2019年,在村“兩委”干部的帶動下,村民積極響應參與風貌改造提升,自發組織成立村屯風貌提升理事會,一批外嫁女、鄉賢人士、華僑也紛紛回鄉捐助。僅僅半年時間,靈口屯乘勢而上,拓寬、硬化村屯主干道1.8公里,打造微花園、微菜園和微果園40多個(處);發動群眾捐款40多萬元用于風貌提升、改造村史館,并修改村規民約、制定“門前三包”;利用扶貧公益崗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等,進一步做好村屯保潔工作。
此外,靈口屯堅持“把產業搬到家門口、把致富帶頭人請到家門口、把培訓基地搬到家門口”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把太空蓮、番木瓜、中草藥天冬、花卉等種植產業搬到家門口。其中,太空蓮、番木瓜由致富能人保底回收,每畝收益在3000~7000元;部分土地對外承包,每畝每年收益也有1200元左右。
“依靠高速公路便利條件,我們屯的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收入提高了,積極性更加高漲。”李興德笑著說,靈口泉、太空蓮種植基地、村史館作為村屯標志性景點,每年的民俗文化節、傳統節假日都吸引眾多旅客參觀游玩。
如今,靈口屯鄉村風貌改造已實現“最優頂格”,完成了從鄉村風貌提升基本整治型村屯到自治區級精品示范型村屯的“三級跳”。2019年和2020年,市、縣鄉村風貌提升現場會先后在靈口屯召開;2020年,全市文明實踐現場推進會也在靈口屯召開。
行走在靈口屯,村道如“跑道”,從田間地頭規整延展一直伸向村外。精美的靈口屯,鄉村振興正在路上。
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公眾號
廣西縣域經濟網公眾號
“壯族三月三”前后,武宣縣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仙城大地處處歡歌笑語。4月19日,筆者從武宣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獲悉,2021年“壯族三月三”節假日期間,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2.1萬人次,同比增長303%;實現旅游總消費9816萬元,同比增長176.5%。武宣各景區秩 【詳細】
3月11日,武宣縣二塘鎮石耇村水豐盈農業產業扶貧種植基地里,兩臺大型機器來回犁地,當地30多名脫貧攻堅志愿者在下種施肥 【詳細】
田園騎行、窯紅薯窯雞、猜燈謎、摘草莓、看歌舞……1月1日,武宣縣武宣鎮碼頭村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拔覀兊闹袊鴫簟薄幕M萬家活動、“山水暖你·壯鄉等你”武宣縣2020年鄉村游暨碼頭村窯食文化美食節在此舉行,活動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來游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