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訊(記者/鄧盛龍通訊員/李榮)石橋、碼頭、城墻、碉樓、護城河,4月24日,和熙春風里,前來“中國傳統村落”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踏春的游客絡繹不絕。
鵬垌村是一座有著500年歷史的古村落。玉州區全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以舊修舊,最大程度恢復村莊明清時期的樣貌,八音、茶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被完好地傳承下來。古村落由此煥發新姿,吸引著廣大游客。
玉州區結合鄉村振興和“三清三拆+”工作,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鄉村風貌提升工作中來,通過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機制調動群眾內生動力,目前已完成95個基本整治型村屯建設。
這樣的變化也發生在廣昆高速沿線的大塘鎮蘇煙村榕塘屯。去年以來,作為“兩高兩道”沿線鄉村風貌改造提升工作試點村屯,玉州區結合本土傳統文化歷史,在榕塘屯實行一戶一策、一戶一設計,凸顯嶺南地方特色與風格,如今,該屯的房屋已換上了“新裝”。
據介紹,自治區第一批下達給玉州區“兩高兩道”沿線鄉村風貌提升工作任務為821棟房屋,涉及1鎮2村6個自然屯,目前上述任務已基本完成。
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公眾號
廣西縣域經濟網公眾號
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今年以來,廣西玉林市玉州區采取行政村鄉村振興理事會自籌和財政配套相結合,雙管齊下積極籌措鄉村振興資金,有力保障鄉村振興建設項目順利推進! 詳細】
日前,玉林市玉州區出臺方案,對獎補程序、公示時間、獎補規模、獎補標準等進行調整,適當降低補助門檻和提高補助標準,鼓勵貧困戶在疫情防控期間及時恢復生產,保障收 【詳細】
近日,在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石地村、鶴林村、鵬垌村等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忙著澆灌蒜苗、油菜、豆苗等。入冬以來,該鎮以貧困戶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閑田種植蔬菜! 詳細】
近日,在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石地村、鶴林村、鵬垌村等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忙著澆灌蒜苗、油菜、豆苗等。入冬以來,該鎮以貧困戶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閑田種植蔬菜! 詳細】
西岸村通過“產業帶動型”模式,依托“翠美田園”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番石榴產業,年集體經濟收入達16萬元;石地村通過土地流轉型模式,依托綠一蔬菜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000多畝,村集體經濟由原來不足2萬元增加到30萬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