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縣福人湖多彩三角梅基地花團錦簇。
大明山下水源村的精品民宿為游客提供優質的入住體驗。
上林縣巷賢鎮大廟江旅游區風車隨風飛舞。
振林(粵桂)生態產業園景色宜人。
振林(粵桂)生態產業園內景觀設計獨具匠心。
上林縣大龍湖風景區碧水藍天。
擁有國家A級景區9家,各類特色鄉村旅游區(農家樂)約130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自治區級旅游生態示范區2家,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5家……如今的上林縣,處處是風景,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不超過30公里,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半小時旅游圈”。
上林縣緊緊圍繞“生態為本、創新引領、旅游興縣、強縣富民”的戰略定位,著力發展涵蓋自然風光、民俗風情、養生文化、地域特色、農業特色等業態豐富的旅游產業,扎實有力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關鍵性的文旅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完成,產業吸引力明顯提升,產業供給力、影響力明顯增強。今年一季度,上林縣接待游客225.22萬人次,同比增長651.23%;旅游總消費額23.31億元,同比增長577.27%。“世界長壽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等榮譽稱號,成為上林的靚麗名片。
5月19日,2021年“中國旅游日”南寧主會場暨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在上林縣開幕,各大景區和鄉村旅游區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活動,歡迎八方來客。
綠色發展 煥然一新
環境優美,自然風光引人入勝,垂釣池可同時接待300人垂釣……5月11日,記者來到上林振林(粵桂)生態產業園漁火人家莊園看到了新景象。
趙坐村白馬莊村民告訴記者,過去這里道路坑洼狹窄,溝渠雜草叢生,由于生活污水沒有處理,池塘受到污染并產生臭氣,蚊蠅孳生,周邊環境惡劣,村民深受其苦。隨著環境整治、生態保護與鄉村旅游的有機結合,這里的面貌煥然一新。
“莊園流轉白圩鎮趙坐村白馬莊、新村莊灘涂地、荒地、魚塘等共2188畝,通過治理,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環境得到全面改善,農民獲得了土地流轉收益金。至今,共支付土地流轉資金5742204.29元。”該莊園運營總監杲新宇告訴記者,“目前莊園榮獲‘市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稱號。”
這是近年來上林縣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凝心聚力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金字招牌”的一個縮影。
“生態環境改善是惠民、為民的重要內容,也是體現民眾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上林縣政協副主席李孔敏表示,上林縣在加強水污染防治、水源保護、大氣污染防治、土壤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上持續發力,建設了10個鄉鎮級污水處理廠和126個村級污水處理站,完成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安裝,全縣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相應標準且持續穩步提升;2020年上林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
得益于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上林縣建成了一批生態旅游觀光景區、鄉村旅游區、田園綜合體、特色民宿等生態旅游項目,受到市民游客的歡迎。
資源豐富 風景秀麗
進入上林縣境內,滿眼是秀麗的風景,景區一個連著一個:境內的大明山,滿目生機,四季奇景各不同;大龍湖,四周石山環抱、曲折回環,遠山黛影、碧水縈回;鼓鳴寨,古樸山村、濃郁鄉愁;霞客桃源,潑墨山水、靜謐如斯;大廟江,水上漂流、曲徑探幽;農耕文化園,世外桃源,畫里鄉村……一幅幅美麗的現實山居圖展現在世人面前。
自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上林縣緊緊圍繞“景觀全域優化、服務全域配套、治理全域覆蓋、產業全域聯動、成果全民共享”全域旅游發展要求,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加強統籌,由縣四家班子主要領導擔任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把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推進上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高位推進創建工作。”李孔敏說,上林縣科學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和旅游產業提升發展規劃,增核旅游系統編制,從原來的8個增加到目前的52個。相繼成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機構(1+3)、旅游糾紛調解委員會等機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壯鄉民族風情民居風貌改造工程,融入飛檐、銅鼓、渡河公、壽公等壯族特色文化元素,形成了獨具壯族特色的建筑風貌。
在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過程中,上林縣推廣旅游與農業融合發展模式,成功創建了霞客桃源、云里湖現代農業觀光園兩個自治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壯族老家田園綜合體規劃投資20.25億元,建設萬畝垌防洪排澇工程、生態生產農旅結合景觀道路、山水牛產業基地、山水壯都特色小鎮、高標準現代化農田示范園等項目;非遺名錄產品化節慶活動、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渡河公節、龍母節、萬壽節等傳統節慶活動好戲連臺,月月有活動、季季有重點,異彩紛呈。
上林縣將繼續圍繞“世界長壽鄉”“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品牌,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上林生態養生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把上林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端穩端好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用好資源 發展旅游
旅游業是幸福產業、富民產業、全能產業,旅游一業興,百業旺。上林縣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化,做大做強旅游業。
上林大龍湖景區被譽為“湖上桂林”“中國的下龍灣”,這里的湖水來源于地下暗河。世界十大巖溶水庫之一的大龍洞,人工勝過鬼斧神工。
上林縣持續推進大龍湖、福人湖、大廟江、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等重大項目建設,2020年完成旅游固定資產投資10737.05萬元,完成大廟江、福人湖景區新建旅游廁所各1座,壯家要寨鄉村旅游區旅游服務中心、登山步道等基礎景觀提升工程,大廟江創A級景區基礎設施工程及全縣旅游標識系統規劃設計等。
近年來,該縣多次在區內外舉辦旅游宣傳推介會,積極參加旅游博覽會、交易會等展會,不斷提高“壯族老家·養生上林”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創新旅游宣傳方式,與廣西廣播電視臺合作拍攝制作美食欄目《舌尖之旅》上林站,與北京《中國推介》欄目制作中心拍攝制作《中國推介——壯美上林》,由縣長作實景推介;制作旅游微電影,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多渠道、多維度宣傳推廣上林優質文旅資源。
旅游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上林縣舉辦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專題培訓班、文旅融合人才創新發展專題培訓班、南寧·東盟人才交流活動月上林縣政務導游人才大賽暨政務導游人才培訓班等多期培訓班,為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
上林縣扎實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成績斐然:2020年上林縣成功創建廣西旅游標準化示范縣,成功創建福人湖、振林(粵桂)生態產業園2個國家3A級景區,覃排魚王生態農莊創建成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及五星級鄉村旅游區。2020年,全縣接待游客615.29萬人次,旅游總消費62.91億元。
依托山水 增收致富
近年來,上林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強化旅游產業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群眾通過農家樂、民宿等形式發展旅游業,實現增收致富。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上林縣巷賢鎮六聯村的大廟江生態旅游景區吸引了大批游客。優美的自然環境給游客帶來舒適體驗,也給周邊村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大廟江生態旅游景區總經理助理鄧超志介紹,在大廟江生態旅游景區項目建設過程中,優先吸納當地村民300多人務工,公司按工作崗位和勞動技能的不同,分別給予每月薪酬2500—5600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2000至3000個就業崗位,并帶動當地餐飲、住宿、運輸、旅游、農業、養殖等產業發展,為上林文旅扶貧產業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上林縣開啟新旅游發展之年,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僅有利于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而且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上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覃堅麗表示,上林縣根據鄉村旅游資源特點,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戶外拓展、農耕體驗、民俗體驗、研學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一批典型的鄉村旅游示范區,如集漂流、騎行、賞花、戶外拓展、特色美食品嘗等于一體的大廟江旅游景區;具有賞花、攝影、垂釣、采摘、游園、農耕文化等特色的清水河魚王生態農莊、振林(粵桂)生態產業園、福人湖多彩三角梅基地和云姚花谷鄉村旅游區等,不僅豐富了上林旅游產品,還幫助周邊脫貧戶實現就業,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旅游養生 活動啟幕
一年一度的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是上林縣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品牌。2021年“中國旅游日”南寧主會場暨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今日開幕,以“綠色發展美好生活”為主題,讓世界看見上林。
今年,上林縣在活動內容和加深旅游體驗上下功夫,精心策劃,創新設計,讓游客有不一樣的出游體驗;顒佑善叽蟀鍓K29項活動組成,包括2021年“中國旅游日”南寧主會場暨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開幕式、“世界長壽鄉”主題系列活動、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文化旅游宣傳推介及系列賽事活動、招商系列活動,以及主要景區、鄉村旅游區特色展示活動。
旅游體驗項目主要有:大廟江漂流、大龍湖水上運動、下水源溯溪、霞客桃源竹筏長龍游、振林(粵桂)生態產業園釣魚比賽等運動項目;制作渡河公、跳竹竿舞、制作糍粑、體驗農事等傳統民俗文化項目。
當前,活動準備就緒,歡迎八方賓朋來感受夏日上林的活力和魅力。
撰文:記者馮梓劍 通訊員任雪花 藍海通 梁惠俐
圖片:本報記者黃維業
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公眾號
廣西縣域經濟網公眾號
5月11日,自治區主席藍天立深入南寧市上林、馬山兩縣,實地檢查校園安全工作,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區部署要求,樹牢安全發展理念,落實落細校園安全防范措施,堅決筑牢校園安 【詳細】
3年前,小龍蝦養殖在南寧市上林縣還是一片空白。如今,上林縣依托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試點工程,以小龍蝦、澳洲淡水龍蝦為代表的“上林蝦”迅速成為市場新寵,打造出一塊田既有蝦又得稻的靚麗風景,更崛起一個產值5500多萬元的高值漁扶貧產業! 詳細】
12月15日,冬日暖陽下,在上林縣白圩鎮貧困村玉峰村,一排排光伏板錯落有致地“嵌”在青山綠水間!肮夥鲐毠こ炭芍^‘一寸光伏一寸金’!痹摽h扶貧辦副主任朱文表示,截至今年11月,上林縣65個貧困村通過光伏發電,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3.17萬元! 詳細】